当前位置: 首页纸业资讯企业追踪正文

山东凯信重机董事长贾克勤荣登《企业家》封面

发布日期:2023-01-11   来源:企业家杂志

近日,3A顾问董事长/精益造物育人机制理论和精益学堂创始人刘承采访了山东凯信重机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克勤。贾董事长于2000年创办山东凯信重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信重机),二十多年来,经历了很多诸如技术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难题,希望通过展现凯信重机20多年的历程和成就,给企业管理者们一点思考,激发更多人对制造业的关注。

图片贾克勤:山东凯信重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NO.1四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

刘承:贾总好,每次见到您,总能感受到您身上散发出一股激情,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做制造业需要面对各种挑战,您是怎样保有这股韧劲的?

贾克勤: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时有很多工作机会,包括进入政府机关,但我毅然选择进入工厂,希望学以致用。一晃近40年没有离开过工厂。作为一名制造业的从业者、奋斗者和见证者,经历了中国制造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内心非常自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二十大精神给制造业指明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一名制造业从业者,我更加坚定,匠心筑梦,砥砺前行,为中国制造业贡献力量。

刘承:您的一席话我感同身受。一方面,我于20世纪80年代国家公派留学日本,强烈地感受到制造业对一国经济的重要性。可以说,制造业是从0到1的创造过程,是附加价值最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很大。1989年博士毕业后,各种机会向我招手,我同样选择加入制造业的行列。另一方面,真心佩服您的开拓和坚守,也希望通过您40年职业发展的美好故事,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制造业。据我了解,凯信重机历经20多年,已成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是行业的隐形冠军,请您介绍凯信重机的发展历程。

贾克勤:凯信重机创立于2000年,主要业务是设计制造造纸成套设备。2014年中国第一套卫生纸生产成套设备出口英国,是出自凯信重机。2019年,我们80%以上的产品出口欧洲、北美地区的中高端市场。目前,凯信重机拥有造纸机械、船舶装备、通用机械三大核心板块的业务。造纸机械板块以生产成套设备为主,一套大型生产线需要200〜300个集装箱装运,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开机,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船舶装备板块主要加工制造大型船舶柴油机机体;通用机械板块主要加工制造盾构机、压缩机、大型风机、核电、风电等大型零部件及成套设备。

刘承:从最初的小机械加工到今天由数万零部件组装而成的成套设备,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我们了解到,以前在国内都是进口造纸设备一统天下,凯信重机后来居上,不仅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部分替代,并且成功进军欧美中高端市场。能否给我们分享过去20多年,凯信重机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贾克勤:这20多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坚守”。我经常开玩笑地称自己是“一个打铁的人”,我们所在的制造业是基础制造业,做的是打地基的苦活、累活。一路走来,要解决太多挑战性的难题,必须要坚守,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凯信重机80%以上产品出口欧洲、北美等地区的中高端市场。图为2021年11月1日凯信重机核乏燃料储存运输容器下线

2022年,凯信重机加工制造的核乏燃料棒储存运输容器于7月份完成最终试验,并已量产。为了开发这个产品,从立项到试制成功,前后耗时四年多时间,持续投入6,000多万人民币,没有做成一分钱的生意。这个产品世界上只有德国、美国能够生产,后来两国表示不再向中国出口,刚好在这个时间节点,凯信重机试制成功,避免了我国可能面临的“卡脖子”情况。其实,在四年前决定研制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拼凑一些碎片信息进行尝试,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别人是不知道的,可见“坚守”有多重要!

NO.2直面市场难题,建立自信

刘承:在打开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您是否愿意分享其中印象深刻的艰难时刻?

贾克勤: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个产品、每一项合作都来之不易。前面提到的出口英国第一套成套卫生纸机,对方从订购第一条生产线到现在,已经与我们合作了三条生产线。万事开头难,2014年达成第一次合作之前,与对方整整洽谈了两年多的时间,他们对设备的要求非常精细。最初,对方对“中国制造”心存疑虑,通过我们多次诚意拜访,也邀请对方来到中国,对我们工厂进行考查评估,并前往我们国内客户查看设备运转情况,最终达成合作。在世界造纸机械的中高端领域,欧洲的三大厂商占据了行业主流地位,如今,凯信重机凭借优良的产品,已经逐步与国际三大厂商同台竞争。我认为,中国企业特别是成套设备要“走出去”,不能总是在低端市场打价格战,要瞄准中高端市场。

这里有一个问题想与刘博士探讨,为什么同样质量的产品,一提到“中国制造”,价格就很难谈上去?

刘承:的确,很多企业都遇到了您提到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方面,这是过去较长一个时期,由买卖双方经过多次交易形成的一种惯性。也就是说,客户在购买中国产品的时候,早已经形成习惯,关注价格本身而不是价值。同样,作为产品提供方的中国制造,也找不出涨价理由,更谈不上塑造品牌价值、追求品牌溢价。所以,很难提价是我们需要接受的事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这样的局面是可以被改变的,只要主动出击,以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为根基,通过各种巧妙的人性化办法,循序渐进地对客户进行影响和教育,让客户感知到附着在产品及其符号之上的软价值,我们的产品价格就可以逐步提高。在这里,所谓“巧妙的人性化办法”,就是我们倡导的精益全员营销,而附着于产品及其符号上的软价值,就是品牌价值。

当然,要引导客户重视价值,让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品牌,任重道远。所以,很需要像您这样的企业家,抱着强烈的使命感和情怀,以过人的勇气和毅力坚持技术创新,打造一流的产品,并通过精益营销手法,讲好中国制造和中国产品的故事,逐步提高产品售价。

还是让我们回到您的创业故事上。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解之题吧。

贾克勤:20多年来,我们遇到了土地置换、房地产开发等很多赚钱的机会,但我始终提醒自己的内心“静下来”,坚持把主业做精做好,其他可能导致我们分心的事情不考虑。我们这个行业,原来是从欧洲购买造纸设备,而凯信重机的成套装备出口欧洲,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逆向突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企业规模从小到大,产品从简单到复杂,决策难度越来越高。比如,在产出之前,需要持续投入数千万人民币,到底投不投、投多久,决策难度很大。有些决策需要强大的信念作支撑。

二是让发达国家用户相信中国制造难。凯信重机的产品于2014年成套出口英国,不仅获得当年我国造纸行业极高的关注度,在欧洲同样引起轰动。出口欧洲涉及的标准体系、检测环节等要求都非常严格,我和我的团队做了大量工作。我常说,只要说服了欧洲用户,“走出去”的步伐相当于迈出了一大步,产品后续出口北美等中高端市场就相对简单了。

三是加工能力提升难。近年来,凯信重机投资了大量的高端机床设备,包括一些特大型加工中心和柔性加工线,提升了加工能力。做制造都强调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但在投资装备方面,我们很舍得花钱,目的是大幅提升加工能力,我们最贵的一台机床价值两千多万欧

四是团队培养难。硬件设备一旦升级后,软实力如何提升也是一个大问题。相比机床本身,我深知,团队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们的产品在质量、可靠性等方面与欧洲供应商差距不大,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有时不被客户认可,所以软实力的提升也迫在眉睫。在管理提升方面,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终于找到践行精益这条路,把团队一步一步培养起来。

五是让团队持续改善难。精益管理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只要我稍有放松,员工参与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对精益思想的学习和理解,我和团队都意识到,持续改善的这根弦要抓紧抓牢,不能松懈。

NO.3实施精益管理,弘扬工匠精神

刘承:听得出来,您对精益管理已经有很深的理解。精益管理强调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在我看来,精益既不是结果,也不是工具方法,而是一种持续追求的信仰,是企业员工持续不断的改善过程和创新行动。

贾克勤:我的感触是,做精益需要时常反省、总结和提高。2021年,凯信重机出口一条生产线到意大利,其中某个零部件的内部走线有些乱,客户比较恼火,随即将照片发给我。我看到照片的第一反应是:不管是否影响使用功能,我们都不应该做出这样的产品!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员工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想法可能是这样的:只要不影响使用,内部出现一些影响美观的布线并无大碍。于是,我开始反思,企业做精益要打消员工根深蒂固的“走捷径”思维,对员工的教育和培养还需要持续改进。

刘承:贾总能够看到问题,这是改善的开始。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理解。第一是从价值层面出发,这正是我们不能卖出高价格的问题所在。尽管客户买到的产品在功能、外观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因为一些细节没有做到位,被客户指出来,肯定在心理上是处在劣势,提价更是想都不敢想。所以,要提升产品价值,追求品牌溢价,必须把产品做到无可挑剔的程度,有了这一基础,才可以讲故事、做营销、树品牌。第二是如何养成员工追求极致的好习惯。大量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做到,就是持续不断的训练和重复训练。所谓“训练有素”,可以理解为素养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工匠精神同样如此。这其中涉及企业文化的内涵,一家文化一致性高的企业,容易培养出“坚守”这一难得的企业品质。我们认为,好的东西一直坚持,持续推动、重复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沉淀下来,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贾克勤:您讲到一个词“工匠精神”,我在带团队时也是非常重视,想起钣金厂一位员工做的一个很好的改善。我们有一些不锈钢产品,在抛磨环节对磨片的要求很高,过去用完的磨片随手就丢了。这位员工发现,丢弃的磨片还可以用于抛磨碳钢。不仅如此,他发现抛磨碳钢之后的磨片,可以再用于钣金件飞边毛刺的打磨。这样一片三用,可以节省不少买磨片的钱。最让我开心的是,这位员工在“改善报告”中这样写:一个小小的磨片,不起眼,不值几个钱,但是管理中不能忽视量和时间的问题。对于现在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点滴的成本,都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和改善。不管多少,该省的一定要省下,效益不仅要靠营销创造,也要从精细化管理中要效益。

刘承:关于工匠精神我也有很深的感触。我于2000年创立了3A顾问公司,在20多年的咨询实践中,我们从第三方视角出发,发掘并积累了众多卓越制造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经验,打造了一大批管理标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工匠精神的加持。

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今社会,很多企业存在追求“短、平、快”的投机心态,忽略了认真打磨产品的精神和耐心。不仅企业领导者要有工匠精神,同样要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工匠精神。在一家工匠精神突出的企业中,员工可以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在产品质量上追求极致,并愿意为此付出执着的努力。中国制造企业尤其需要走出浮躁,潜心研究并认真打磨自己的产品,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入产品、注入企业文化,让中国制造更受尊敬,让中国产品更具价值。

责任编辑:一一

稿件反馈 

中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如有漏登相关信息或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网友评论
 
 
最新纸业资讯
访谈
纸业资讯排行
最新求购
南京中纸网资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0 苏ICP备10216876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20501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716号
视频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