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纸业资讯国内动态正文

“手工纸样 正式上线!”

发布日期:2020-07-31   来源:德承贡纸

北京德承贡纸坊

中国汉纸研究与发展中心

限量发售中国手工皮纸纸样套装

大家好!德承贡纸坊第一款量产的产品就要跟大家正式见面了!

在这里首先向一直以来支持和关心我们、关心传统手工纸发展的各位朋友说声抱歉!我们纸坊在这十年中过于痴迷不同纸张的实验和复原,所以一直以来没有推出正式的量产产品,也没有在任何渠道做过正式的销售,我们希望通过这款产品能够找到愿意了解和推广手工纸的商家朋友,我们一起合作,将更多传统手工纸品介绍给大家!

自去年我们推出“贡斌习纸十年纪念限量一百套整张纸”后,受到很多纸友的关照,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存纸有限,未能满足所有关注我们的朋友,于是我们决定再在十年所制的试验纸品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六种中国传统手工皮纸,裁成小张做成纸样套装与更多纸友分享!因试验造纸数量有限,只限量发售1000套。

这六种纸是最具有中国手工皮纸特性的纸品,相信能让大家对手工皮纸有更加全面、直接的认识和体验。纸品包括:

桑科(桑皮,大构皮和小构皮)

瑞香科(三桠皮和雁皮)

榆科(青檀皮)

出自王菊华先生《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

德承贡纸坊每道工序从不要求师傅一天完成的数量,比如捶打工艺,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捶打五百遍会带来一次飞跃性的改变,那么就要求师傅在捶打时严格计数,每个点必须打足五百遍。

锤纸工艺

又如砑光工艺,砑光过的纸每天都会有细微的变化,我们希望刚砑光过的纸就以最快速度送到您手上,让每位纸友真切感受纸张在时间中的变化,而一位师傅一天只能砑好三四十张纸,所以希望您购买后可以耐心等待属于您的那份最新加工的三年以上的陈纸。

砑光工艺

要满足1000份同一标准的纸张,对纸坊来说确实是有些难度,在存量不多的纸品种拣选裁切,捶打砑光亦需要时间。真心希望更多朋友在各自的领域对我们手工纸皮纸有更多的体验和见解。

我相信各位纸友应该第一次见到这样“实验类”的纸品,这也是纸坊不惜代价探索中国手工皮纸的应有面貌的试验成果,您收到的都是“试验品”,这也是为何我们选用现代飞行箱与实验试管包装而不是木盒的原因。

当您打开飞行箱后,请如下方视频所示先将箱子立起,用手伸入取出试管架,平置于桌面再取出试管。

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这套产品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点击下方️观看“开箱视频”

文人常说“送书如嫁女”,如今看着十年间的试验成果即将正式发售,竟也如“嫁女”一般感怀,我们满怀赤诚、不惜代价、精心打造的纸品,数量不多,有些纸品今后也可能不会再做,希望找个敬字惜纸的好人家......

希望这些纸张可以记录下今天的美好,成为与后人沟通的桥梁!

产品照片(更多细节请扫描微店二维码)

下面我们会帮大家向贡老师问一些大家可能会感兴趣的与传统手工皮纸相关的一些问题

一问:

贡老师,作为制作者,在您的理解下什么样的纸可以被称为一张好纸?或者一张好纸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答:

那时候陆宗润老师跟我讲的一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他说没有一张纸是可以满足所有人需求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对于好的标准是一种怎样的认识?认识到好的方式有很多种,可能一部分是听别人说好,一部分是自己觉得好,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时候,大部分需要听取老师或前辈的意见,也可能是通过查询资料,去建立一个模糊的“好”。

对于从业者来讲,对于品质的理解就是变好的开始,记得有幸被中科大人文学院汤书昆院长邀请作为非遗研习班的导师,与第一届手工纸非遗同行交流时,我意识到纸在应用上应该有更加明确的,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体现。从第二届开始我就邀请了制笔的李小平,制墨的冯宜明,制砚的朱岱和鲍林青及使用者欧键汶,这五位老师带所有学员对于文房四宝的历史演变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我首先在北京把每届学员各家不同材料不同工艺制作的手工纸,在原纸的基础上进行捶打和砑光的工艺,在课堂上用同款郁文轩的松烟或油烟在同样材质的歙砚研磨后,使用淳安堂的紫豪狼毫羊毫,由欧老师在我准备好的每家纸坊的同样纸的三种状态下试纸。让大家更近距离地观察这文房四宝之间的关系。

大家可能更期待一个具体的评定标准,那么这里跟大家分享使用者欧建炆老师对一张好纸的评定标准给大家做个参考:

定型:边缘线内质层次

显色:亮度灰度厚度牢度

气质:色彩纹理肌理质地

而对于我来说,“好”,它有几个,首先,传统认知中的好不是一时的好,而是一种长久,我们所有追寻的终极目标都是长且久远的,长时间保存,长时间使用,长时间陪伴,这个就是最基础的或者说终极目标的好。

那么什么是长且久远的?

好=长久

好=真+纯+稳定=长久

首先就是稳定,稳定一定是一种很高级的存在方式。那么稳定的前提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稳定呢?

纯。现在很多商品给出很多理由和借口,以另外一个角度让你认可,但它是有添加物的,不是一个纯的材料,成本其实是降下来的,所以它就不会那么的稳定,所有纯的东西才稳定。

而纯的前提就是真,真的东西他才能完成稳定和纯粹,比如在做纸的过程中,提纯工艺是重中之重,在真的材料里边才能提取到纯。所以我们希望做的真纸复原体系,必须是在真材实料里边去完成的。我们现在确实能力有限,做不出来物美价廉的商品,只能努力做到货真价实,给大家提供最基础、最真实的一种接触与体验,在这里得出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那么未来碰到其他所有材料体系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相对完整正确的标准去辨别。

二问:

那么一张好纸是否会是一张合用的纸呢?或者说我们在初次接触皮纸的时候如何平衡常用材料带来的技法习惯?

二答:

每一个个体使用者,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我们先回到材料这件事情,最开始这张纸的出现就是人给人发明的一种材料,它应该出现什么样的一种状态?

我有一个朋友给我拿了一些汉代的木牍,它的书写方式和我们现在在混合型材料上面书写出来的字是截然不同的。看过就会明白,摸过就能知道,在不同的材料下,出现那不同的状态。

一种新的工艺材料初现的时候,首先是要替代再到全面取代的一个过程,纸,从距今近两千年的汉代开始,麻桑楮构藤等纤维纸张依次出现,其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材料可能都不具备这样的一种极强的模仿能力,它可以轻易地模仿在各种简牍绢帛金石等材料下的书写状态。这里再分享一下欧建炆老师对于不同材料的状态感受吧:金—挺拔,石—润玉、朴琢,竹—利、锐利,帛—涩,纸—丽。再到后来随着明朝大量商品体系完善,大家对于丰富性的需求越来越多,又出现了今宣纸,它的能力在替代曾经的那些纸张,不一定说能够完全模仿,但它可以在每一个里头都有它的一个模仿性,因为它的混合型的材料,包括使用草来去填补皮子长纤维的那些空隙,形成了一种它独有的特点。但对于我来说,今宣纸不该是我来去考虑的,它更多可能是市场化的考虑,但是对于研究来说,皮纸和宣纸它有它各自的能力和功能,皮纸是出于替代简牍绢帛的考虑,而不是替代宣纸,替代皮纸才是宣纸该考虑的问题,这跟破案和设计做案很像,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先后顺序会产生特别大的区别。同样我希望大家可以在体验过程中先尽量不带有干扰信息,先回到开始的那种状态,完全地去感受纯皮纸带来的体验,同样你有了这种之后,自然也会升起你习惯性的那些感受,在混合型材料或其他材料中受到的阻碍或弱化了的感受也可以在这个里边有一个对比,如果你愿意去更多地思考的时候,可以了解后来的材料是可以弥补它的哪些不足,还是属于模仿它哪些优点,我们再来去看,就是顺着这条线,一步一步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出现什么样的材料,出现什么样的作品,出现什么样的人,对美和对需求有什么更多的认识。

我希望把我们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跟更多愿意探索材料,或者说为想去体验中国传统手工纸的人,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一个材料体系,去还原那个曾经全世界都知道好的材料,在好的一个基础下,我们再来去看说你能不能驾驭,能不能让你变得更好。我认为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文化的解释,而不是秉承着适用即可的思维,任何东西必然有适用的或说普及类的,也该有更有理想有追求的。

三问:

德承贡纸坊的纸比现在市场上的纸贵了很多,想来大家会对您的定价标准好奇。

三答:

以前的纸张供给的是皇家体系或说统治阶层,它要满足与考虑的只有它的功能性、需求性,而不是要考虑市场考虑成本。对于我来说,在复原那张中国手工皮纸的过程中,国图的杜伟生老师最懂我。记得初次见面他跟国图的修复组组长说:他做的纸不是为了卖而做的,它是为了研究来去做的。

比如说原料的选择,要保证它的一个新鲜度,像我们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大部分都是我们在大别山王柏林师傅家做完了原料,在保持它的一个新鲜的情况下,开大货车运到北京,再来去完成其他后续工艺。在这种状态下,你要追寻那一个好的标准,其实对于好的要求是一直在上升的。各个方面你会越来越多地去要求或者说去苛刻,我们现在在做的纸我觉得比以前又会高一个档次,但是每提高那一点,付出的东西当然比从无到有要难得多得多。

在最初我们的目标是那个好,过程中我们在实验怎样更好,对于未来我相信我们手工纸行当一定会做到那个好!

四问:

您首次推出的这款产品为什么选择了六种原料三种工艺十八张小张样纸这样的形式呢?

四答:

这一次跟大家来分享的,是最传统的中国手工皮纸的基础原料,从桑科瑞香科到榆科五种基础材料,桑科的桑树和构树,构树又有大小之分,瑞香科有三桠皮和雁皮,同样还有榆科的青檀皮,从原料的制作过程到不同的加工工艺,我们也准备第一次来公开我们实验的过程,跟更多人来去分享,让大家认识到材料本身之美,每一种材料应该怎么来做才是最佳的或最适合它的需要我们去考虑,而在不同地区每种材料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希望大家可以观察进而给我们反馈。(附录:王菊华先生对原料研究“贡斌习纸十年之三本书三个人(上)”)

基于我们近十年的技术实验与和艺术家间的合作经验,逐渐有了一张纸做完后是否就可以去使用的疑问,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古代的书画用纸都不是刚做出来的那张纸,无论是现在所说的生纸还是纯皮料做出的半生熟纸,以前都是要给它做熟。

做熟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这一次跟大家分享的是在比较传统比较费工的一种状态下,完成捶打工艺和在捶打之后进行砑光工艺。每一种纯料纸张,在原纸的基础上,捶打500遍以上,还有在捶打后砑光的三种样本,给大家一次性对每种材料的三种工艺去做一个比对,同时可以回看自己曾经的书写和绘画方式。所谓的技巧或能力在这样的一种材料下,会有什么样的不同?让我们来去认识自己,或说认识传统,同样也希望可以在这样的一个材料下,跟古人有一种更加纯粹的对话。

(显微镜下六种纤维图)

(纤维根据捶打次数不同的变化)

五问:

这套纸样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些什么呢?

五答:

对于我来说纸是一个载体,也是一种媒介,它不管说是自用,还是未来的传播,我觉得但凡是跟纸相关的人,可能都需要一套这样的纸样,不同的材料,它会给予你不同的状态。我希望给大家一个基础依据,在百分百纯原料的状态下,去做关于笔墨砚的分辨与实验。比如说需要试墨,您就可以在一个标准材料中去看墨色变化,来去加深对于一个材料的理解和认识。

如果这一个材料我们可以有提供给更多对材料有兴趣愿意研究的人,我们是非常高兴的。我们也希望可以面对很多不限于书画的使用者或研究者,比如拓片或木板水印,很多材料的不同,也会决定工具与工艺的选择,如果说我们用一张混合型或含草比较多一些的纸张,在印刷时想必就不敢大力,可能也不能反复摩擦,因为它会起很多的毛,而皮纸受力不同,这一张皮纸别看薄,但是它的韧性很强,不会让你担心,在这种材料下你就会有不同的手法,才能还原原有的手法,比如像宋拓是擦的,而不是现在这种拓的,很多感受就会不一样。

我希望可以给更多人一个实验的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喜爱的或者说研究的那一个材料,就相当于我有幸跟李小平老师合作,在他复原唐代缠纸笔的时候一样,我们提供的韧性拉力很强的皮纸就可以保证他的制作工艺不会被一些其它因素干扰,可以很顺畅的完成笔芯的工艺。同样木板水印包括活字印刷也是一样,皮纸和墨来去结合的过程中,你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它的那种凹凸,甚至不用去看,哪怕只是摸就能摸出来那个字。我们在石头上面拓的过程中,它可以能让你一层一层的来去堆积,也出现了那种非常美妙而且细腻的那些状态。

所以说我觉得这里可以给大家更多的可能性来去实践,每一个人可以跟它产生关系,然后在纸上留下这个时代各位对他的理解和我们追寻的美、好。

结束语

关于这次跟大家分享的这六款纸样是我在北京从2012年到2016年实验做的六种纯皮料的纸张。

在每一款纸样的里面都会有基础的原料名称产地制作工艺提纯方法漂白抄制压榨上焙等信息的公开。

这是对所有的老师、前辈、同行和纸友的汇报,交的一份初级阶段的功课。

无论里面的纸是用火碱还是石灰,是原色纸还是在于传统漂白工艺里没有的氯漂~我希望可以在我有限的实验纸里裁切出多一些纸样(一千套),给更多的人作为这个时代的证据,无论是我们曾经认为的对还是当下认为的错,都可以有所记录和保存。让未来的使用者,制作者有一个更加直接的样本在不同区域纬度下保存作为参考依据。不再重复的走那些浪费生命浪费资源的弯路。

希望可以让大家看到德承贡纸的态度和我在2012~2016年这个学习实验试错阶段的结果。

愿诸位与纸同行,为这易学难精的中国造纸术共同努力!不辱此生造纸使命!

感谢您的陪伴!

贡斌

责任编辑:王磊

稿件反馈 

中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如有漏登相关信息或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网友评论
 
 
最新纸业资讯
访谈
纸业资讯排行
最新求购
南京中纸网资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0 苏ICP备10216876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20501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716号
视频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