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纸业资讯国内动态正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 网络舆论治理观初探

发布日期:2019-05-14   来源:新闻战线

提升网络舆论治理能力,应树立真实观,处理好观点与事实的关系、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树立责任观,培养网络使用行为中的责任意识;树立生态观,把握多样性、平等性、积极性的舆论原则;树立青年观,培养青年意识,信任青年力量。

网络舆论治理观初探

互联网进入中国仅20多年,却比任何技术手段对社会的影响都更为深刻。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并存,其影响力特别是舆论影响力与日俱增,网上信息左右网下行为日益明显。网络舆论对整个社会舆论发挥着集体议题设置作用、认识框架形成作用、行为选择引导作用,网络舆论治理成为当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网络空间的存在实质

网民覆盖的高普及率、网民数量的高增长以及网民使用的高依赖度,展现了一幅网络空间的“三高”鲜活图景。手机几乎成为人体的“新器官”,无线网几乎成为社会的“新空气”。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曾把报纸比作“社会舆论的纸币”,进入21世纪,网络则成为“社会舆论的信用卡”。

作为信息平台的网络空间。互联网的兴起源于异地信息传输、海量信息传输,从军事领域到学术领域到商业领域再到全社会,其信息平台功能日趋扩大与稳定,成为当代公众获取新闻和各类信息的主渠道。从信息平台的存在实质分析网络空间的影响力,任何传统新闻媒体不进入网络空间,就无法获得大的传播力,而更具颠覆性的是:任何搜索类、聚合类、社交类网络公司都具有媒体属性,尽管多数网络公司宣称自己只是科技公司;任何网络用户都具有记者属性,尽管公众认为自己的信息传播只是个人行为。从根本上看,由于互联网的出现,集中式的信息传播行为已让位于分散式的信息传播行为。

作为社交平台的网络空间。截至2018年12月,微信朋友圈、QQ空间用户、微博使用率分别为83.4%、58.8%和42.3%。从网络用户在微博、微信中的活跃程度看,特别是从大众对微信朋友圈的依赖程度看,网络空间的社交平台属性非常清晰,其社交黏性也是强大的。

作为商业平台的网络空间。互联网的商业应用是网络空间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因。从网络购物、网上外卖到网络理财、网上支付,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发展迅猛,逐渐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网络空间的盈利性促使大量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商业力量无疑成为建设网络空间的主力军。

作为娱乐平台的网络空间。网络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形态、网络使用的个性化和交互性传播,使得网络空间成为良好的娱乐载体。从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再到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网络空间的各种娱乐应用层出不穷,而且会迅速成为“爆款”并形成大规模用户群体,短视频内容也向个性化、优质化内容发展,其线下的带动力、转化力日趋显现。

认清网络空间的存在实质,对网络传播行为的引导与约束就有了基本依据。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传播有其特殊性,在网络空间的舆论治理中,关键是树立有针对性的、适应网络传播规律的新观念。

网络舆论治理的真实观

判断网络空间的舆论质量,首要标准是信息的真实性。在网络空间特别是社交媒体成为传播新闻的主要渠道后,最突出的问题是:信息越来越多,真相越来越难以获得,以至于“后真相时代”成为一个全球性热词。

确保在网络空间中传播真实信息,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观点与事实的关系。前者是主观的认识、情绪,后者是客观的存在,在传播中要将两者进行区分,特别是不能将想象作为事实来传播,避免网络空间中出现“情绪比真相跑得更快”的问题;二是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前者是微观真实、现象真实,后者是整体真实、本质真实,在传播中既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也不能以本质真实的名义进行“客里空”式的报道。

进入全媒体时代,中央新闻媒体等传统党媒、主流媒体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发展各种聚合式、互动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如人民日报上线的“人民号”平台已吸引数千家党政机关、高校、优质自媒体和名人入驻,极大提升了网络舆论真实性水平,也引领了网络舆论真实观的形成。

网络舆论治理的责任观

网络空间的结构是扁平化的,网络传播的主体是全民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舆论治理要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原则,培养网络使用行为中的责任意识。在网络传播中,匿名不应成为滥用自由的保护,有序则应成为自我约束的共识。

近代新闻业兴起以来,自由表达权的滥用,使得社会不得不对新闻界的行为进行约束。这种约束既包括以法律形式体现的制约,又包括新闻界自身进行反思而提出的行业自律或新闻伦理要求。在当代西方网络舆论中,传播虚假与仇恨的信息已经让社会发展付出了巨大成本,引起了学界、业界的反思。

网络舆论治理中,要形成自发维护网络空间舆论生态的共识,明确网络传播行为的法治边界,依法处理各种错误行为。

在网络空间中培养责任意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于事实进行传播,对于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进行传播;二是基于伦理进行传播,对于违背社会公德、侵犯个人隐私等的信息不进行传播;三是基于法治进行传播,对于违反宪法和各项法律的信息不进行传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作为商业平台的网络空间来说,要求网络传播行为体现社会责任,也是保障网络商业行为规范健康的坚实支撑。

网络舆论治理的生态观

网络传播中的海量参与主体使得网络空间的舆论呈现天然的多样性,构成了不同于传统媒体舆论生态的网络舆论生态。

建设良好舆论生态,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多样性原则,坚持正确方向的同时,允许在网络空间中存在多种声音,具有“无害的多样性”的生态是充满生机的;二是平等性原则,对于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不同声音乃至错误意见,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沟通,或是以实名身份进行认真对话,切忌生硬地“打板子”“抓辫子”;三是积极性原则,坚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网络舆论生态建设,避免在网络空间“不屑说”“不会说”的问题,避免在纷繁舆论中的“不作为”“乱作为”。

在网络舆论生态建设中要理解好“正面宣传”的内涵。新闻舆论工作的力量,来自于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不能够简单地把正面宣传理解为只能报好的东西,应该打开思路——所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报道,都应该视为正面宣传。或者说,只要发挥正面力量的报道,都是正面宣传。正面力量跟正面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效果维度,一个是内容维度。积极的舆论监督、建设性的批评报道,都属于正面的力量。

建设好网络空间的舆论生态,就会逐渐形成自我净化、发展机制,理性、积极的声音就会成为主导力量。

网络舆论治理的青年观

青年人对互联网有着天然的接近性,自称为网络空间的“原住民”,把其他中老年人称为网络空间的“移民”,尽管有夸大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空间的青年属性。不论是各种直播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之所以能够流行,都是以青年人的使用、推崇为主要动力。

网络空间的活跃主体是青年人,网络舆论的建设主体也理应是青年人。网络语言、网络传播习惯是网络用户自发地、自下而上地形成的,要掌握这些语言与习惯,需要长时间亲近网络、使用网络,培养母语般的网络意识与行为。

在网络舆论治理中发挥青年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培养青年意识,在网络空间建设中主动与青年人沟通,掌握青年人的习性与需求,特别是掌握以轻松心态、娱乐姿态进行真诚沟通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信任青年力量,充分发挥青年人在网络舆论治理中的生力军作用,放手让青年人负责,创造条件和资源帮助青年人实现自己的网络蓝图。

对于网络舆论治理来说,既要在具体网络舆论内容上着力,更要在培养、使用能够治理网络舆论的青年人上用力,后者会产生更具基础性、持续性的作用。

作为全新的舆论场,网络空间的舆论治理是一个崭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观念。技术应用与法治思维在网络舆论治理中的运用都取决于观念变革。新观念带来新行为,新行为带来新力量。如此,网络空间会越来越清朗,互联网也会越来越成为中国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责任编辑:葛鸿燕

校对:葛鸿燕

稿件反馈 

中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如有漏登相关信息或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网友评论
 
 
最新纸业资讯
访谈
纸业资讯排行
最新求购
南京中纸网资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0 苏ICP备10216876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20501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716号
视频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