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时值春分,广州各处河湖畔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水中鱼儿争渡,天上白鹭飞舞,真一派怡人气象。
优美的河湖环境,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力量在环保领域的不懈付出。近年来,广东聚焦水、大气、土壤等重点领域持续攻坚,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为。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全省共新建污水管网7658公里,基本消除国家挂牌督办的527条黑臭水体,高质量建成碧道2075公里,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9.9%。今年,广东将进一步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加快推进各地治水治河,补齐水安全、水环境短板。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对水资源的保护如今越来越受到重视。记者调查广州各处河湖治理经验后发现,广州水环境的提升,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也渐渐凸显,碧水蓝天正在给广州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麓湖:水质变好后成市民“观鸟天堂”
一山环秀水,半岭隐涛声。春天的麓湖畔百花争艳,浅紫色的洋紫荆、大红的木棉次第开放,水面上时不时飞来觅食的白鹭、苍鹭等鸟类,湖中立着一个木房子,那是麓湖景区内几只黑天鹅的“家”。湖心的小岛上同样栖息着各种鸟类。麓湖边,最常见到的是带着各类相机拍摄鸟类和湖景的游客,他们端着“长枪短炮”耐心地等待最佳拍摄对象的出现。
2020年5月,麓湖惊现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此后,骨顶鸡、鸿雁、天鹅等珍稀鸟类也相继出现,麓湖逐渐成为市民们耳熟能详的“观鸟天堂”。
在麓湖边,鸟类爱好者聂伯告诉记者:“这几年麓湖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湖光山色吸引各种候鸟来越冬,在市区能有这样一个供市民休闲的水域真的太舒服了。”
曾经:受三大不足困扰
麓湖浅处水深约1米,深处有6米,是广州市四大人工蓄水湖之一,于1958年修坝蓄水,初名游鱼岗水库,1965年改名麓湖,主要由大湖、上湖、天鹅湾、畔山湾、聚芳园黄莲池组成,下接东濠涌,总水域面积有21.2万平方米。记者了解到,麓湖在2018年经过修复治理后,水质一直保持在Ⅳ类水标准以上。
广东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金龙峰环保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麓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方、施工方,负责麓湖水环境的维护。该中心高级工程师杨燎原告诉记者,2018年以前,麓湖水体受到城市污水、雨水沉降等污染,水质一度发黄,并呈现富营养化,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
杨燎原介绍:“麓湖之前有三大先天不足,一是有外源污染;二是缺乏干净水源补给,只能等下雨和各种污水作为补水;三是无序放生,放生的生物品种五花八门,包括罗非鱼、雀鳝、螃蟹、乌龟、蛇等。罗非鱼作为外侵物种,对水生态和生物链的破坏非常严重,又属于杂食性鱼类,会破坏植物根系,让沉水植物始终处于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中。”
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助重生
2018年9月起,麓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实施。杨燎原介绍,当时的治理目标是4个主要富营养化指标(总磷、氨氮、总氮、CODMn)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同时沉水植物覆盖率要达到60%,水体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实现湖体的自净功能,形成亲水型的生态系统和景观。
杨燎原介绍,他们通过实地勘察,综合考虑周边水系的分布情况,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水补给、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治理思路。首先,在点源污染控制方面,在凤鸣桥上游专门加装了一套快速生物过滤处理装置,专门用于治理暴雨时夹杂生活污水的雨水,确保湖体不发生二次污染;在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环湖的路面雨水、路面冲洗水、绿化灌溉水等经“生物拦截带+人工湿地”处理后,作为补水使用。之后的工作重点是生态修复,通过种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投加净水蚤、光合菌、益生鱼类、虾、河蚌、螺等,构建相对稳定的湖体食物链,吸收分解氮磷和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改善底泥,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麓湖的自净功能。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使麓湖成为“水清、岸绿、景美、人畅”的游览胜境。
“我们在浅水区湖底种植了矮生苦草、轮叶黑藻,在深水区湖底则种植了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刺苦草,这样‘主力部队’终成建制。这些植物的优势是没有二次污染,长效性比较好;此外,我们在岸边还设计了生态驳岸,种植大量美人蕉、再力花、梭鱼草等挺水植物,这些植物的特点是根系非常发达,一旦有面源污染从岸边下来,就能被植物截留和固化。”杨燎原还介绍,针对外侵物种的治理,他们按照一定比率投入滤食性、肉食性的鱼类,如大头鱼,白鲢、黑鱼、青鱼等。“黑鱼可以吃罗非鱼的幼崽,其他鱼类则会进食蚊卵和飞蛾卵,我们构筑的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链,这一系列的治理方式改善了麓湖的整体环境,提升了项目的景观效果,也提升了市民游客的幸福感。”
未来将做生态科普基地
2018年11月底,麓湖项目正式完工,华南农业大学、华清检测等第三方机构进行了现场取样检测工作,经评测修复后的麓湖水体中主要营养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水体水质清澈见底。据悉,从2018年到现在,麓湖每月都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水体检测,其水质一直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杨燎原介绍:“现在,麓湖的生物多样性还是比以前有显著的提高,水体比较清澈,也没有藻类爆发问题,植物的生长状况也比较好。在麓湖建立了生态系统以后,后期的维护我们主要就是做一些水面漂浮垃圾的清理以及植物的清理和补种。”
目前,麓湖已成为中山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杨燎原介绍:“我们日常有一些技术类难题,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的构建等,中大都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下一步想要在麓湖做一个科普基地,让公司的技术人员、中大的教授、学生给市民朋友讲水生态知识和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
南沙蕉门河、凤凰湖:从旧厂房遍布到“城市客厅”
在南沙区,风光旖旎的蕉门河两岸黄花风铃、木棉、紫荆竞相盛开;岸边的浅滩里,美人蕉摇曳多姿。长约6.2公里的蕉门河是南沙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城市客厅”,河畔林边的生态底色和蓬勃发展的城市建设正完美结合,这里既有秀美的蕉门河公园,也有商业汇聚的南沙万达广场、喜来登酒店,还有科技感满满的南沙新图书馆。绿树、红花、飞鸟、碧道、皮划艇……各色各样的素汇集于此,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蕉门河还联通着南沙的7个湖泊,一同构成凤凰湖公园,其中面积最大的凤起湖,同样也是春意融融。湖畔遍植的黄花风铃掩映着碧道,时不时有各类飞鸟飞临湖面捕食。湖中心的小岛与岸边由一座木桥相连,湖区东侧还有蕉门炮台遗址。如果不是南沙当地人告知,没有人会联想到,这些优美的湖泊曾经竟然是深达六七十米的巨型废弃采石坑。
废弃石坑造湖成休闲胜地
一名南沙区河长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蕉门河从2003年开始就在做整体的环境提升工程。此前,蕉门河两岸曾用于堆砂、堆石,还遍布着破烂的旧厂房、旧码头,其余地方也是杂草丛生,水质不佳。
站在蕉门河人行桥上,该工作人员介绍:“蕉门河一共可以分为3段,进港大道以北的那段占一半的长度,是2003年开始做的提升工程,那里主要以绿化为主,同时还有一个皮划艇中心;我们现在所在的蕉门河公园是中段,是在2015年建设好的;后面的河道是蕉门河南段,是2018年到2020年重点打造的。中段注重给游客游玩,因此商业体、亲水平台比较多;南段的碧道注重海绵措施的实现,尽量地保持原生态。”
蕉门河的上下游都是外江。该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保持生态流量,蕉门河两头都做了水闸,一可泄洪,二可排涝,有了上下游可调蓄的活水,蕉门河的水质也有了保障,“在水环境方面,我们栽种了可以净化水质的美人蕉等植物,加上上下游的生态流量保障,这两年,蕉门河的水质保持在Ⅳ类,有时能达到Ⅲ类。”
为了让蕉门河沿岸的景观更加多姿多彩,2017年,蕉门河与凤凰湖的水系联通工程正式动工。该工作人员表示,这项工程将蕉门河和附近的多个废弃采石坑联通起来,“原本这些采石坑都被用来做鱼塘,周围还有村民种菜,但采石坑很深,上下落差有40多米,容易造成事故;此外如果没有降雨,采石坑内的水就不够用,水质也不好。所以我们做了水系联通,一来可以让矿坑蓄洪,二来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人为改善水质,增加矿坑水体的生态流量;此外,矿坑变成湖泊后,也让城市景观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蕉门河和凤起湖岸边已建成优美的碧道。这些碧道拥有海绵措施,可以涵养水土。该工作人员说:“我们在做碧道时,特意为鱼类设计和保留了产卵的洞穴,这让蕉门河凤凰湖的生态多样性得以更好保障。”
据悉,蕉门河碧道响应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精神,利用公园景观系统作为海绵设施,将现有广场改造成多空间多功能的市民广场,利用植物、湿地、地势、园路、构筑物等产生对雨水吸纳、蓄渗、净化和缓释作用,为周边社区提供休闲绿道、游乐园和雨水花园。
优美河道引游客“中流击水”
如今,蕉门河作为一条内河涌成为了广东省水上运动的聚集地,南沙皮划艇俱乐部就坐落于此。在俱乐部,记者看到河岸边的皮划艇五颜六色,十分鲜艳,有三人艇和两人艇供大家自由选择。从皮划艇基地出发,一路都可以欣赏到水清岸绿的美景。
“南沙丰富的水域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特色鲜明的水乡文化都为水上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南沙皮划艇基地负责人赵蓉蓉表示。记者了解到,南沙皮划艇基地2011年启用,是广东省第一家对公众开放的水上休闲运动基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0万人次前来游玩体验,近三年,皮划艇更是成了游客前来南沙的必玩选项,服务人次增长达150%,优美的河湖环境和皮划艇运动成为刺激南沙旅游业的重要动力。
据介绍,南沙区不少学校已跟南沙皮划艇俱乐部预定了培训课程,每周都会有一群中小学生来到该基地训练。成绩好的青少年还有机会进入南沙区皮划艇竞技队参加比赛。
从化鸭洞河:深挖水文化因地制宜打造亲水平台
位于从化良口镇的鸭洞河,春来别有一番水乡田园风光。12道滚水堰,将这条从山上流下的河水分割成一块块“明镜”,“明镜”里倒映着沿岸数不尽的花花草草。桥下,还有3头石塑的水牛驻足溪水之中,颇有一番朴拙敦厚之气。
在鸭洞河下游,坐落着从化区良口镇生态设计小镇,这里是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的永久会址所在地。该小镇品牌部经理陈波介绍,小镇是中国—瑞士低碳城市合作项目背景下建设的新型产业园区,包括高端休闲酒店、国际会议中心、设计师工作坊、广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大湾区设计开放大学等,“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的农贸市场,以绿色生态的理念,保留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设计和翻新,仅用89天就建成这座国际化的会议中心。”
环境优美的鸭洞河及周围的生态景观,吸引了很多游客的造访;生态设计小镇通过不断建设完善,已有多家企业签约入驻;小镇还以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大湾区设计开放大学等为纽带,吸引了全球设计圈的目光。
赋予河流当地人文内涵
从化区水务局规建科副科长戴新隆告诉记者:“鸭洞河全长15.49公里,流域面积60.1平方公里,河流平均坡降达到8‰左右,最陡处达12‰以上,这也造成雨水季节洪峰流量比较大;再加上这条河的下游是流溪河,导致鸭洞河一到汛期就很容易泛滥。”
谈及治理方法,戴新隆介绍:“我们对鸭洞河采取‘五位一体’的系统治理。第一是保障水安全,我们先对堤岸进行加固并对河床进行清疏,堤坝筑高了1米左右,让鸭洞河重点河段两岸达到了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同时保证遭遇流溪河50年一遇的洪水时,鸭洞河不漫顶。第二是优化水生态。我们在河道内做滚水堰,把水蓄起来,在两边做草皮护坡,在河底做‘生态格宾石笼’,就是把河里的石块挖起来后,用铁丝网固住,埋在堤下面。石笼有两个效果,一是当河道的流速比较快时能防止水流淘刷堤坝;二是石块之间有间隙,会给鱼类、水草类有空间产卵或生长。再往上是草皮护坡,这起到生态涵养的作用。”
戴新隆接着说:“第三是水环境,我们积极美化沿岸水环境,打造亲水空间。在鸭洞河两岸因地制宜建了亲水平台和亲水碧道,再加上自行车等健身设施,让游客享受美景。”
“鸭洞河的水文化是非常有底蕴的。”戴新隆表示,“明代的时候,这里有赶鸭人的文化。附近有罗村、影村、溪头村等古村落,还有荔枝林和梯田。因此这条河流融合了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水文化非常有底蕴。这些古村以前藏在深山里,但是通过我们的河道、碧道联通起来。鸭洞河两岸的碧道长度达到15公里,为游人提供健身休闲、观光体验、亲水游憩的公共空间,同时深挖鸭洞河古村文化、生态设计文化等,赋予河流当地人文内涵,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历史文化古迹和旅游资源联动开发。”
河道治好盘活水经济
提升了鸭洞河的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和水文化,最终为鸭洞河带来了水经济。
戴新隆表示:“在鸭洞河,我们要做的是循环水经济,政府主导治理鸭洞河,企业也跟着投钱。企业的钱主要是用于景观提升,因为鸭洞河是生态设计小镇、上水精品设计酒店的一部分,河道环境变好了,住店客人们能通过碧道健康地运动和度假,整个水经济就活了起来。生态带来财富,这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去参与河道的治理。”目前,生态设计小镇吸引了多家企业进驻,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就业,通过村企合作的模式还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戴新隆说:“鸭洞河管护模式是政、企、村三方共建、共治、共享。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义务巡河、文明劝导、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共建、村民参与’的三级河道治理体系。经过治理,鸭洞河常年保持Ⅱ类水质。”
责任编辑:任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