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纸业资讯国内动态正文

复兴汉唐古法造纸工艺

发布日期:2019-07-19   来源:第一财经

落地贵阳,沿着龙洞堡大道车行约二十里,驶入都织高速,便进到被称为“中亚热带极为珍贵物种基因库”的黔东南地区。闷热的7月,即使在覆盖率高达72%的林间盘旋,半个小时也会被负氧离子醉晕。

水村石桥间,最孤独的一个群体就是耐干旱、耐湿热的构树。

构树原名褚,亦名榖。唐朝博物学家段成式称,“谷田废必生榖”,其实就是生于废弃谷田之间的树木。李时珍又提出另一种由来:旧时楚地民俗称乳汁为“榖”,构树的枝条折断,就会流出白色汁液,如同乳汁。从南到北,从丘陵、山地到平原,这一树木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始散发光芒。

高蛋白的叶家畜喜食,红皮黑核的果实饱含荔枝与杨梅的双口感,而皮、枝、杆则是造纸的好材料,尤其是黔东南地区丹寨县石桥村的传统构树,在唐代,就被聪慧的苗族人使用,以构树皮为精,构树叶为华,山泉水为媒,进行手工造纸。

时过境迁,当现代文明裹挟着商业法则充斥并包围世界时,高原上平凡的构树则让上千年历史的“丹寨石桥古法皮造纸工艺”完整保留至今,并在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兴武,时常会在万达丹寨小镇大批游客造访时,在摄影摄像的灯光闪烁下,演示古法皮纸40多道工序中的重要几环。这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更多时候,他奔波在石桥村大岩脚的几个基地,指导村民生产不同的纸。

王兴武内心向往更大的舞台,他希望通过现代机械化的辅助设备,将皮纸生产标准化,开发出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纸,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让古法造纸在全国落地生根。

但在纸质书每况愈下的数字化阅读时代,他的愿景能实现吗?

复兴古法造纸

每天五点,石桥村的鸡还没打鸣,王兴武就在浓雾中赶往石桥村大岩脚的基地。

说是基地,其实是当地普通的溶洞,400多平方米的洞穴,虽没有怪石嶙峋,但当潺潺流水在洞口打起节拍,洞顶的蝙蝠也转化为“可爱的幽灵”。“这里算是天然造纸工坊,水源充足,而且水质非常好,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洞主”王兴武说。

据考证,隋唐时期,苗族先人借鉴汉族的造纸技术,以当地盛产的树皮、杉根及清澈优质的泉水为原料,制作地道的纯手工纸。从探构、河沤、蒸煮、拣料到抄纸、压纸、晒纸等几十道工序均由人徒手而制。专家研究发现,石桥古法造纸工艺流程与明朝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认定石桥古法皮纸是汉代到唐代的造纸工艺,距今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

石桥古法造纸历史悠久,但因交通闭塞,这里出产的白皮纸主要供给丹寨县的读书人使用,销量并不大。至今,溶洞岩壁上还有书生们当年留下的诗词心境。

“这种市场需求也决定了石桥手工造纸业长期处于个别生产,基本保证日常生活用纸,造纸技艺的传承仅靠父辈或师徒间的言传身教。”丹寨县委宣传部的洪萍表示。

王兴武就是家族造纸术的第19代传人。1980年起,他跟随父亲学习造纸,整个工艺流程都遵循白皮纸最古老的方式。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机械纸风生水起,石桥村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受到巨大冲击,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放弃这一传统行业。

“上世纪90年代,村里几乎没有一户人家造纸。”提起十几年前古法造纸濒临失传的历史,王兴武还是会心痛。

转折发生在1998年,时任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来丹寨县考察旅游资源时,偶然发现石桥村的古法造纸技艺。他认为,石桥古法造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既有保护价值也有旅游开发价值。此后,石桥村古法造纸逐渐成为众多丹寨旅游者经常光顾的目的地之一。

“看似偶然,却是必然,印象中,网络文学最初兴起就是那个时期,如此,数字阅读盛行之下,古法造纸越发显得珍贵。”王兴武认为,古法造纸得到保护是关键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创新。

1998年,他受苗族蜡染启发,打破传统,将山间随意采摘的鲜花置入纸张中,形成彩色手工纸。2000年,一位香港商人以每张3的价格签订了18万的订单。这在石桥村引起了轰动。王兴武意识到,在机械纸面前,古法造纸并非没有市场,而是要找准消费群体,找到市场,并且根据不同需求去创新。

于是,他相继开发了用于古籍文物修复纸品以及书画系列专用纸等。比如一款“贵纸”,比宣纸纤维粗且长,墨汁落在纸上,既有规则,又舒展分散,这恰恰是一些美院老师喜欢之处;又比如,他开发的“迎春纸”,主要用于古籍文物修复,能够储存约1500年。

“不管是造纸的原料还是工艺,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造纸用过的水可以直接用来灌溉稻田。而且,手工造纸使得纸纤维不会受到损伤,机械化做纸要是没有化工原料的话基本上是做不了的。”王兴武解释,“我们的纸pH值在7.5到8之间,达到国际标准,因而纸的保质期非常长。”

探索规模化、商业化经营

现在王兴武研发了十大系列,共160多款纸制品,包括书画专用纸、古籍修复用纸(主要供应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带花草颜色的工艺纸以及传统皮纸等。

市场方向找到了,他必须解决生产问题。

石桥古法造纸从选料到出纸,整个流程需要45天。料选好之后,需要把构皮放在活水里浸泡7天,用石灰裹起来,蒸煮48个小时。再经过两天50℃到60℃的温火交融,把石灰水冲去,然后放在活水里浸洗变白。

“等把料子选好,把它冲烂。冲成纸浆之后,才开始抄纸。”王兴武很清楚,按照这样的速度,几个手工作坊是无法按时完成订单的。

2008年,石桥村61家古法造纸户按照“自愿参与、民营民管”的原则,成立了石桥黔山造纸专业合作社,按照7:2:1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规模化经营。

但王兴武认为,古法造纸的市场空间不应停留在现在的阶段,“外国的手工造纸是从中国学去的。技术我们不比他们差,只是没有机械化工具辅助。我的梦想是有全套设备辅助,努力把手工做到极致,超越外国纸产品。”

随着石桥村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景区兴建,依旧在石洞口制作的石桥古法造纸势必会迎来更大的变化。矛盾的是,当地政府所期望的,是通过古法造纸的原生态展示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而王兴武希望通过新技术的改造使古法造纸有更大空间。

2014年,王兴武在半山腰找到一个废弃的猪圈,进行重新修整,他想将供观赏以及分散在不同溶洞的古法造纸流程,最大限度地集中在一起,能够批量生产文物修复所需要的纸张。

在猪圈里生产,名声虽不好听,但遮风避雨,日照、通风都符合古迹修复纸的条件。与此同时,为提高树皮的蒸煮温度,王兴武开始修建锅炉,他希望通过高温加快蒸融树皮纤维,使得纸纤维达到标准化。但当一切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时,2014年一场洪灾将石桥村打回从前。

水灾后,在各方支持下,王兴武向亲朋好友借钱,让造纸厂重新运作起来。而订货单位,尤其是贵州省图书馆派人专程来到灾区慰问,全额付款,并延长交货时间。

“现在都恢复正常了,合作社有65户,以家庭为主。有的备料,有的洗料,有的拣料子,有的晒纸。另外还有两家造纸公司,以及两家造纸合作社。每年的订单也有十万张。每户的收入已使得大部分村民脱贫,有一些每年会进账五六万。”王兴武感叹道。

古法造纸能够留存下来实属不易,但他希望利用互联网的销售,能有大老板来投资,在每个地区设总经销批发,从而带动全村300多户都参与造纸,多点收入,不用再去外面打工。

责任编辑:张伟

稿件反馈 

中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如有漏登相关信息或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网友评论
 
 
最新纸业资讯
访谈
纸业资讯排行
最新求购
南京中纸网资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0 苏ICP备10216876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20501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716号
视频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