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纸业聚焦纸业聚焦正文

报纸媒体的形态 电子报纸的发展方向 未来媒体与报业未来的想象

发布日期:2018-10-17

报纸媒体的形态 电子报纸的发展方向以及传播形态 未来媒体与报业未来的想象

报纸作为最老的传统媒体,经受了广播、电视的挑战,十多年来又经受了网络的挑战,但其并没有像某些预言家宣称的那样成为“恐龙”,这其中自有其成功之道。将报纸的特长与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是电子报纸的发展方向。

传统媒体的制胜法宝

在网络媒体发展方兴未艾之际,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就指出,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始终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变革是唯一的确定因素。历史上出现的新型大众传播媒介都给当时的常规大众传播媒介带来生存危机,但是所谓的旧媒介在竞争中都生存下来了,而且在市场中始终占据着一定的份额。①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传统媒体往往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脸”。广播的收听工具从最早的矿石收音机发展成为电子管收音机,使听众从耳机下解放出来,可以边听广播边做其他事情,从而对报纸形成挑战。而随着电视的崛起,晶体管收音机取代了电子管收音机,收音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收听越来越方便,而且收听质量也不断提高,从单声道到高保真立体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视则从黑白到彩色,从一般清晰度到高清晰度,电视接收机从显像管接收机到背投、等离子、液晶显示,传播方式从地面到有线,到卫星,到网络,收看电视也从客厅延伸到了户外,出现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

广播电视媒体频频“变脸”的原因之一,是其接收终端的技术含量较高。而报纸对于读者来说,接收终端就是一沓纸张,可以说毫无技术含量可言。这对读者来说,未必不是好事,读报不需要操作,识字就行(甚至不识字也可以通过读图获取部分信息);读报成本低,订阅的报纸会按时送到指定地点,零售的报纸购买也很方便;纸质的报纸携带方便,阅读方便,阅读以后处置也方便。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与广播电视媒体相比,信息发布周期长,与网络媒体相比,信息容量有限。而且毫无技术含量的纸质终端,除了黑白变彩色和开张的大小变化以外,没什么可变的。因此,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报纸的“变脸”就是所谓的“电子报纸”。

“电子报纸”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图文电视”(vide otex)。图文电视是一个实验性的信息传播系统,通过电话线连接用户和大型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包括了电话号码、股票价格和各种新闻信息,用户通过电视机加机顶盒接收信息,按时计费。图文电视将“电子报纸”带入家庭,当时有业内人士预测,这将是21世纪阅读报纸的方式。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图文电视缺点明显:图像传送质量很差,速度很慢,费用较高,用户没有选择权,收看不方便,因而始终没有被市场认可。1986年图文电视退出实验。

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向全社会开放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商业性的在线服务公司纷纷推出各种信息服务,它们购买了传统媒体的内容,通过在线服务,发送给自己的用户。于是,有人将在线的信息服务称为“电子报纸”。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和浏览器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将自己的内容贴到网上,这就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为了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传统媒体又不满足于仅仅将自己的内容贴到网上,而是向综合性的门户网站发展。这时候我们再打开一些著名大报的网站,发现它们与一般的门户网站没有多大区别了。这难道就是“电子报纸”吗?或者说这就是读者需要的“电子报纸”吗?

报纸媒体的基本形态

广播电视不管怎么“变脸”,媒体的基本物理形态和传播形态是不变的。广播将声音信息转化为电磁波,听众通过收音机收听;电视将画面和声音转化为电磁波,观众通过屏幕收看收听。而由传统报纸“变脸”而来的“网络版”却改变了传统报纸的基本形态。作为印刷媒体,报纸以纸张为载体,通过图文传递信息这一优越性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报纸的基本形态可以分为物理形态和传播形态。

报纸最基本的物理形态是纸质,是通过机械装置和油墨将信息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印刷到纸张上,传递给读者。同时,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报纸始终是以批量生产的方式印刷的。几百年来,印刷技术和印刷工艺在不断进步,今天的报纸早已告别了“铅与火”,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报纸有黑白,有彩色,图文清晰,印制精良,但是作为纸质媒体的物理形态始终没有改变。可以说,离开了纸张,就不成其为报纸。

报纸的物理形态所具备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报纸可以折叠,可以卷曲,因而携带方便;纸张便宜,而且可以回收利用,因此可以看完就扔;读报可以用最舒服的姿态,比如躺在床上;可以兼顾其他事情,比如饭桌上;可以在运动中,比如在车上等等。

报纸最基本的传播形态是平面。报纸所传递的图文信息都展示在若干个平面上。当读者打开一个平面,所有的信息一览无余,而读者获得的第一印象,就是报纸的编辑通过版面语言传达的信息,代表了媒体的态度、观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求。报纸上刊登的图文信息是平面的,但是其传递的信息却是“立体”的,而这个“立体”是通过报道和分析、评论的深度,并通过读者的想象来实现的。

而现在的所谓“电子报纸”完全丧失了报纸的基本形态,因而也就无从发挥报纸的特长。未来

电子报纸的发展方向

首先电子报纸的物理形态必须具备纸张的优越性,即携带方便,阅读方便,在平面上展示内容。而目前普遍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和其他可以无线上网的便携式阅读器都不具备这些优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开发平面媒体的纸张替代品。欧美和日本的一些公司,包括电子墨水、索尼、施乐、飞利浦等已经在“电子纸”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所谓“电子纸”(e-paper),也叫“数码纸”,实际上是纸一样轻便超薄的电子显示器、或一张薄胶片,显示图像和文字的关键是“涂”上的一层带电的化学物质(“电子墨”),当“电子墨”通电后能使数以亿计的颗粒变换颜色,从而根据人们的设定不断显现图案和文字。“电子纸”上显示的内容可以更新、修改,因而可以重复使用。2000年,美国电子墨水公司宣布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可卷曲的黑白“电子纸”,2002年在日本出现了第一张彩色“电子纸”。2006年日本最新研制的“电子纸”厚度仅为0.1毫米,可适度折叠、卷曲。尽管“电子纸”的普及还有待时日,但为时不会太久,我们就会看到具备传统报纸的物理形态的“电子报纸”了。

那么“电子报纸”的传播形态应该是怎样的呢?

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使任何个人、政府部门和公司企业都可以直接上网向公众发布信息,这就使原本已经处于爆炸形态的信息进一步泛滥。人们将上网浏览信息比喻为网上冲浪,但冲浪者很可能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无所适从。在今天的世界,信息已不再稀缺,网络上所提供的信息已远远超过任何人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每天在海量信息“狂轰滥炸”下的读者,其阅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对于大众传媒来说,稀缺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媒体面临的已经不是如何将信息发送出去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受众的注意力的问题了。

20世纪广播电视的崛起,使报纸不再是受众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报纸,特别是严肃的大报,长期来在各自的读者群中培养了较高的信任度和权威性,与广播电视快速却难免流于表面化而缺乏深度的报道形成抗衡,因而在媒体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报纸,特别是著名大报几十年、百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品牌以及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不是其他新媒体在短期内所能取代的。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特别是当受众面对网上出现的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而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往往就会转向自己所信任的传统报纸。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报纸仍是公众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当公众对某一社会问题众说纷纭时,报纸的报道评论仍可成为左右舆论的中心之一。

当读者打开“电子报纸”,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不应该是一个网页,而应该是一个版面。也就是说,编辑要充分发挥传统报纸“版面语言”的优势,通过标题、字体、字号、图片、色彩、线条、底纹等素,体现媒体的立场和观点。

国内的报纸媒体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打开《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和《浙江日报》等大报的网站,都可以看到它们的电子报纸。以《浙江日报》为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北大方正经过3年多的合作开发,推出“数字报刊与跨媒体出版系统”。打开该报网站,可以看到网站显示的报纸版面图,在版面图上点击感兴趣的内容,该内容就以htm l文件形式在页面的右侧显示出来。使用这一系统,报社编辑部在报纸签样付印的同时就可以传到网上。也就是说,报纸一付印,读者就可以提前看到当天的报纸。②但是,问题是读者必须在线阅读。当然,读者也可以将报纸版面图以pdf文件形式下载到自己的电脑,然后用Adob ereader软件阅读。这样对读者来说,不十分方便,而且阅读pd f文件也不如翻阅纸质报纸方便。

美国报纸媒体正在进行的探索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新闻学院2005年推出了数字出版平台(ElectronicMediaPrint,简称eMprin t),并通过这一平台出版了电子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这份电子报纸不同于报纸的网络版,也不同于报纸的网站,它不是仅仅将媒体的内容贴到网上,供用户在线阅读,而是供用户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然后离线阅读。如果用户使用“电子纸”下载,就可以像纸质报纸一样随身携带,随时阅读。③eMprin t充分发挥了传统印刷媒体的直观性、可读性的特长并将其与网络媒体的多媒体、超链接有机结合。用户通过网络下载后看到的是报纸的版面,而不是网络媒体的网页。用户首先看到的是传统报纸的版面语言,而不会被网页上密密麻麻的标题分散注意力,同时他们又可以像浏览纸质报纸一样逐个版面地阅读,也可以使用菜单工具或通过各个版面中的超链接直接跳到自己感兴趣的专栏或文章,而不必翻页。在传播方式上,传统印刷媒体所欠缺的网络媒体特长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比如在用户反馈专栏中,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网络直接发送给编辑,增加了编读互动性,同时用户也可以点击广告中的电子邮件地址直接与广告主联系。又比如,除了文字和图片以外,还提供了滚动图片,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等多媒体信息。用户如果有兴趣或有必要可以对任何一个版面进行打印。

为了便于用户下载,每期《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文件大小约为5~6M。如果用户希望获取更多的更新的信息,可以上网并点击版面上提供的超链接,登录该报网站,对某篇报道的后续报道和背景资料或某篇评论的不同观点进行延伸阅读。这样离线、在线相结合,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但是,《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问题是报道的“深度”不够,读者在离线阅读时就无法进行延伸阅读。这就要求读者用可以上网的电脑或其他阅读器阅读,而如果用上文提到的“电子纸”阅读的话,“电子纸”也必须具备上网功能。

信息技术的进步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力,因此对传播技术的发展前景的预测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技术进步不是传播发展的唯一因素,根据人类传播的发展规律,根据传统媒体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旧”媒体的物理特性和传播特性是其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法宝,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可替代的“旧”媒体才能与“新”媒体共存。在我们可以预见的将来,报纸媒体还不会消亡,就是因为报纸媒体的物理和传播特性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因此,电子报纸的发展方向就应该是借助网络传播这一数字化传播平台充分发挥报纸这一纸质媒体和平面媒体的特长,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注释:①默多克1999年1月12日在新加坡广播局的演讲,见新加坡《海峡时报》1999年3月17日

②陈凯、王宇光:《数字报刊暨跨媒体出版系统解决方案》,《中国报业》2006年第4期

③《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

未来媒体是什么模样?学者们画出了一幅幅“肖像”:“科技公司”“智能与共享”“智媒体”“浸媒体”等。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媒介时代:“以信息制作者极少而信息消费者众多的单向性播放型模式占主导的时代,是第一媒介时代;以媒介的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为一体的双向型、去中心化的交流模式为主导的时代,可称为第二媒介时代。”当下,我们进入了移动智能传播时代,表征为万物皆媒,连接一切,呈现出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沉浸性和临场性的传播特征。有学者称之为“第三媒介时代”,即无边界共享的时代,是一个最具人性化的媒介时代,也是一个高度智能的时代,它包融所有的媒介和文化形态,可以在第一媒介和第二媒介两个世界里自由穿越,是一种“精神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媒体也随着社会发展的逻辑呈现出动态化的演变进程。未来媒体包罗万象,拥有无限可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一、未来媒体的发展路径

从单向度的第一媒介时代过渡到移动智能传播时代,未来媒体仍然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生态因子的合力影响下不断衍变,政治逻辑、技术逻辑和受众逻辑是我国未来媒体发展的重要变量。未来媒体的发展路径需要在坚守媒体自身存量效应的基础上,通过价值扩张激活增量效应。

(一)顶层设计: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群),建构舆论引导新格局

未来媒体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快速完成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和集群的建构。媒体的文化使命、社会责任、行业规律决定媒体的功能作用和发展态势。随着网络媒体和移动传播的异军突起,媒体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方式也必将发生颠覆性转变,传播权力的去中心化改变了传统主流媒体主导的传播权力和舆论引导格局,媒介话语权逐渐流向机构媒体和自媒体。国家通过顶层设计将媒体融合升级为国家战略,希望通过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进入海外舆论场,建构新型传播体系和舆论引导新格局,最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战略构想,他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同时设计了新型主流媒体建构的着力点是“通过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媒体融合和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与具体措施。

近年来,我国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但是未来媒体的“新型主流化”还有待厘清内涵、把握特征、看清趋势。我们认为新型主流媒体主要旨在互联网条件下传播主流资讯和主流价值观、具有强大议程设置能力,以产品迭代为技术支撑,为社会主流群体所倚重、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媒体。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在以下四个方面尚有较大的发力空间。

1.从内容生态而言,强化主流引领、品质至上

新型主流媒体在移动化、碎片化、娱乐化的传播环境下要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正面引导性,具有清朗的新闻品质和高正的精神气韵,善于抓住受众和用户关注的社会热点、舆论焦点、情感痛点和人性亮点进行策划与传播,内容生产和传播具有社会公信力和文化浸润力,对受众和用户能产生“一箭穿心”的阅读体验,并在社会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2.从表达语态而言,重视民本关切、叙事张力

媒体的表达语态体现在叙事角度、视觉修辞、话语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新型主流媒体的叙事视角需要兼顾宏大叙事和微观切入,体察民情,尽可能从俯视、忽视、漠视到平视、注视和重视,宣传叙事让位于传播规律。紧扣用户的需要变化,善于吸收移动网络的表达方式,凸显新闻叙事的视觉化与直播化,用移动网民喜欢的话语方式讲好新闻故事,将传统媒体的深度叙事、意义叙事与微媒矩阵的快捷叙事、临场化叙事相结合,将在线表达与线下互动相结合,将内容表达与技术话语相结合,从而形成较强的叙事张力。

3.从传播形态而言,整合多种文本、多端聚合

新型主流媒体拥有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传播平台,在传播平台上可以采用文字、图表、动漫、音频、视频、H5等多种文本进行分类传播和聚合传播。“两微一端”已成为标配,新型主流媒体利用其分众化的多样媒介形态,整合丰富的媒体资源,并利用分众化传播渠道优势,不断优化信息,规避同质化传播的弊病。同时通过不同终端的引流将受众和用户引导到主流舆论场,对主流信息和观点进行最大化传播,形成聚合的传播效果。

4.从融合业态而言,亟须产业相融、多拓展

新型主流媒体要积极拓展产业价值链,实现多产业从“相加”到“相融”。新型主流媒体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是社会资本看好的传播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和生产力释放平台。新型主流媒体既可以通过相关多化和邻接扩张战略打通传媒产业链,实现传统媒体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与新媒体产业链的融合以及辐射到整个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以资本为纽带向优质的非相关产业拓展,实现多产业的优势互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等强势主流媒体集团进入旅游业、房地产业、会展业、游戏业以及其他产业均有斩获,甚至实现对媒体主业的反哺。

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并具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和集群,占领舆论引领的高地,中央级新型主流媒体圈和省市级新型主流媒体群渐成雏形。北京、上海、广州、四川、浙江等省市通过媒体融合着力打造的新型主流媒体集群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良好的运营模式,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和党媒公共平台建设为范例的新型主流媒体的资源整合与互利共享新模式所形成的集聚效应正在辐射开来。

(二)技术为王:从“媒体+”到“智能+”的战略转移

人类的媒介史就是一部技术变迁史,从口头传播到印刷新闻,再到电子新闻、网络媒体和移动传播,媒体的演进从来都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和裂变。皮埃罗·斯加鲁菲在《2017未来媒体趋势报告》中指出,“用户体验技术、大数据、新内容时代、流媒体、手机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共舞、创客文化、货币化、新平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技术为王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重要表征,智能技术代表了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2016被称为“智媒年”,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AI、VR、AR、LBS、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人类开始进入智能媒体时代。

1.智能思维

智能媒体首先具有智能思维,智能思维的基础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两个基本点就是“人”与“快”,即用户思维和快速反应,前者解决用户需求的捕捉、满足与创造问题,后者解决传播的时空边界与技术迭代问题,智能媒体就是要以用户需要为基点,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快速、精准的信息匹配与生活服务。智能媒体的核心是大数据思维,有“互联网之父”之称的蒂姆·伯纳斯·李曾认为:一个媒体拥有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是走向智能媒体的基础,大数据将重构媒体生产、展示、传播全链条。智能媒体的价值体现在共享思维,对数据、内容、平台、用户、盈利的全面共享凸显智能媒体的公共价值与商业价值。

2.智能采集

物联网、人联网以及人联物的技术发展成为智能媒体连接一切的技术保障,机器算法与机器人写作成为智能媒体信息采集的重要方式,智能媒体的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对数据和内容进行实时采集和对传感设备进行实时控制。智能媒体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算法从传统媒体、商业门户、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海量媒体平台中的PGC和UGC内容进行抓取与编辑写作,还可以通过无人机、可穿戴设备、虚拟助手、翻译软件等智能设备获取记者难以采集的新闻。“2012华盛顿邮报‘truth tell—er’书写出全球第一篇机器新闻;2014年7月初,美联社宣布将使用自动化技术报道公司业绩;2015年9月,国内首次出现机器人新闻。”目前,我国主流媒体的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等设备在新闻采集中的应用已不鲜见,如新华社的“i思”“小新”、《光明日报》的“小明”、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的“小冰”、浙江卫视的“小聪”等。

3.智能分发

智能媒体的信息分发是根据大数据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与消费形象的描摹进行内容匹配和精准推送。智能媒体内容分发机制,将进一步集社交、搜索、个性化推荐、智能化聚合于一体。“未来媒体以算法为驱动的信息推送将更讲求人性化体验,更注重以人体实时状态的数据为基础的进行聚合推送。”因此,可以说未来媒体竞争的核心“就是对于广域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实现其价值匹配与功能整合的高度智能化。”

4.沉浸传播

智能媒体借助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网络直播以及VR、AR等技术和设备完成新闻写作、摄影、摄像、定位、制作、发送、即时通信等工作,形成浸入式和临场化的媒体体验。“沉浸传播技术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正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打破时空边界、媒体边界、现实与虚拟边界的沉浸传播无远弗届和润物无声,对用户产生奇妙的通感体验、情感偏向和临场感受,“浸媒时代,媒体对用户的价值是提供信息增量、视角增量和体验增量。”沉浸传播模式有利于智能媒体满足用户的场景体验,获得强烈的用户黏性。

(三)移动优先:智媒时代媒体融合的战略转向

以无边共享、泛在沉浸、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智媒时代,媒体融合的重点转向移动优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移动媒体成为传播的主渠道和舆论的主阵地。移动优先也成为国家推动媒体融合的核心战略。随着漂移受众群体的增长,在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以往那种单功能的移动互联将向多维度、多功能进行转变。因此,移动优先的转型策略势必将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路径。在西方国家,很多主流媒体已经抓住了移动优先的机遇,玩出了媒体融合的新花样。《纽约时报》践行移动付费的模式,在“stela”数据分析、系列垂直APP、Facebook live(24视频直播)、个性化推送、VR新闻、智能机器人上都有所建树;《华盛顿邮报》践行“适应性新闻”的模式,在移动网页版、移动新闻社区、手表图表新闻、与社交媒体合作开设专区、为“亚马逊会员”提供付费阅读;《赫芬顿邮报》提出“分布式新闻”创新理念,开辟了15个国家不同的客户端,将新闻首先推送给手机用户,在视频新闻上发力,突出参与性和公共性;《卫报》设立了“移动新闻实验室”,建立了移动网站,在移动创新实验室里,进行视频直播、针对性地进行传播和互动,同时还有UGC视频新闻。西方主流媒体在移动优先的战略中不仅仅只是看到了移动本身,而是结合智能技术和数据分析挖掘出其背后所隐藏的专业价值和商业价值,真正实现智能化。《人民日报》的“移动直播”、央视的“移动网”、新华社的“现场云”等率先进行移动优先转型的尝试。但是目前移动优先的战略践行还处于初步阶段,未来媒体的移动优先必将成为主流。

二、报业的未来想象

面对技术的颠覆性变革,我们对未来媒体的发展无限憧憬,但是报业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陷入商业模式失灵的危机,如何利用政策红利和技术赋能释放存量,激活增量,从对报纸功能、体制机制、业态结构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战略调整,是未来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功能重构:从信息媒体到意义媒体

报纸具有所有传统媒体都具有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近年来,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终止了报纸的高歌猛进,反转为断崖式下滑。受众离报纸渐行渐远,逐渐向新媒介、新新媒介或者后新新媒介[ 保罗·莱文森认为后新新媒介应为新新媒介的“超级版”。

]转移,报纸的主要功能从传播信息转向生产意义,“对于纸媒而言,则要从‘信息媒体’转为‘意义媒体’,在新的网络关系中产生影响,发挥效力。”这是纸媒与互联网媒体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策略之一。业界对于纸媒功能的“调频”更加迫切。《成都商报》总编辑陈海泉坚持践行“办一张网络时代有价值的报纸”的观点,在网络上看热闹,在报上看深度;在网络上看表象,在报上看真相;在网络上看现象,在报上看背景。

1.报纸致力于成为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阵地

我们倡导多文化共生的文化发展模式,但是多文化的核心需要有主流文化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才能确保国家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要成为以凝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文化传播、阐释和引领的主要渠道。这是报纸肩负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是报纸发展获得政府在政策、制度、资金、税收等方面大力扶持的现实依据。因此,报纸既要重视对国家重大政策和国内外重大新闻的解读、阐释、解惑以及反馈与互动,透析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逻辑勾连,也要善于创建网络时代的网络语、视觉化、沉浸式等话语体系,充分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H5、VR、直播等多种传播形态、两微一端等多种传播渠道进行传播,成为主流文化传播的高地。

2.报纸致力于成为舆论场的“压舱石”

从某种角度而言,社会空间存在两个舆论场,以党媒为主的官方舆论场、以自媒体为主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基于技术逻辑可以形成信息流通的公域空间,但是由于话语主体的多化以及权益诉求的差异性,容易形成两个舆论场的话语冲突和断裂,甚至成为意识形态的交锋场域。网络舆论场的谣言、暴力、泛娱乐化和群体极化等现象给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及社会稳定。报纸与其他传统媒体良好的路径依赖决定它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在重大热点新闻和公共事件中能够通过全媒体的专业采访与客观公正的报道起到舆论导航和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

3.报纸致力于成为海量信息中的“照明灯”

首先是报纸的专业团队擅长对新闻事象的挖掘、追踪、连接和表达,揭示事实真相,在网络海量“雾霾式”、碎片化、情绪化的信息中“减少不确定性”。其次是机器写作与算法推荐制造的“信息拼贴”和“信息茧房”亟须报纸等传统媒体提高用户高质量的阅读品质和满足多化的阅读需求。最后是专业媒体生产的内容(PGC)比用户生产的内容(UGC)更具有专业品质和有价值的思想。“网络时代不缺乏新闻信息,缺乏的是在对新闻信息深入解读基础上的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报纸在“高度、深度、宽度,温度、黏度”上下功夫,还是能留住一批忠实的读者。

4.报纸致力于成为政府和社会资源整合的平台

报纸以政治功能、公共服务功能、权威性、公信力、专业度、牌照和商业价值等所凝结的品牌价值为核心打造的资本和资源整合平台还有深入开发的空间。报业集团有机会成为政府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智库与策划执行团队,获得政府资源和政策性支持。报纸还可以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文化创意产业、舆情监测、大数据服务、大型会展、影视产业、电商等商业活动的资本和资源整合平台,并形成多条产业链和多个盈利点。如上海报业集团打造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就获得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吸收了绿地集团1亿和弘毅资本2000万资本。《新京报》2017年策划的寻找中国创客第二季路演项目通过整合多家企业资源,21家估值超过10亿,其中3家发展成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

(二)机制再造;以移动智能为核心的管理革命

报业转型的核心是体制机制再造,亦即报业的宏观管理制度、各个生产单和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及其运行规律,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报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混合体制在改革开放后20多年里释放了报业的活力和生产力,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报业原有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盈利机制等形成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移动智能时代媒体发展的需要,报业改革必须进入“深水区”,体制机制再造势在必行。

1.以“中央厨房”为核心拓展流程再造的效能空间

围绕“中央厨房”进行组织再造和流程再造是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改革突破的重点。目前,《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广州日报》的中央编辑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指挥中心”、《温州都市报》的“集成中心”均是融媒体“中央厨房”模式。对于“中央厨房”的建设,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业界有诸多不同看法,认为“中央厨房”“大而无用”“太贵,搞不了”“报社太小,不用搞”等,质疑“中央厨房”的运行机制和盈利能力。刘奇葆在发表于《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中指出:“中央厨房”是标配、是龙头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刘奇葆还深入阐释了中央厨房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套新的运行机制”,“建立总编协调制度、部门沟通制度、岗位值班制度、采前策划制度、线索通报制度、效果反馈制度等,确保‘中央厨房’与采编发网络紧密结合、无缝衔接”。由此可见,“中央厨房”建设首要的是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用互联网思维和先进的技术对报业流程机制进行颠覆性创新。比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依托“采编联动平台”与“融合云工具平台”两大内容生产协作工具,满足用户的内容采编与深度加工需求,由此打造出理念先进的内容生态闭环。一项针对国内358家主流报纸和杂志“两微一端”的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共有316家开通了官方微博,占比达88.3%;有319家开通了官方微信,占比达89.1%;63家开设了客户端,其中超过八成主流传统媒体完成双微布局。也就是说全国大多数报纸都是全媒体或者说都有报、网、微、端等传播平台,因此都具有重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传播”的流程再造的现实需要。

2.技术优先,移动优先

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水”一般浸透进报纸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时与报纸专业化的原创内容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智能内容生产机制。从技术研发、信源选择、传播形态、新闻语态到内容分发等业务单形成一套系统的高效的生产模型和集成线路。技术研发以实验室建设为重点,报业建立实验室可以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搜集、跟踪、挖掘、甄别、分析创建可视化文本,在调试、应用中进行推广。《纽约时报》的story[X]实验室、《卫报》的移动创新实验室等进行的透视受众、移动优先的技术实践获得巨大成效。我国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传媒梦工厂实验室、深圳报业集团的媒体融合及数字产品实验室、南都智媒体实验室等的探索对报业融合转型起着引领的作用。依托大数据进行信源选择是用户需求主导的机制变革。从碎片化数据中挖掘内容,整合数据驱动内容生产,根据用户对已传播内容的阅读行为来驱动内容生产,根据用户画像进行小众化的内容生产并进行个性化的匹配与推荐,最终建成智能内容生产线。为了满足报纸、网站、微、端等不同渠道用户的需求,未来报纸在传播形态上还有巨大的“增量空间”。

3.视觉化,个性化

5G时代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万物互联的特点将催生移动传播和视觉传播的普及化,短视频将成为爆发点,H5、直播、AR、VR新闻等将成为未来纸媒的常态传播形态。布局视频产业已经成为报业的常态。《人民日报》策划的全国党媒公共平台“十九大融合报道”中涌现的短视频、MV、VR、游戏、动漫等视觉化产品体现出诸多报社融合创新的视觉化偏向。但是报业视觉化产品内容与形式创新、产业价值的开发还有巨大的潜力。个性化数据挖掘、内容定制与智能推荐将主导未来报纸的传播模式。《人民日报》国庆节推出的“军装照”H5成为下载量“10亿级爆款”,2017年《新京报》的动新闻制作的动画数据短片登上了政府工作报告首页等现象为未来报纸创新传播形态和话语方式提供了想象空间。

机器人写作与服务。智能机器人在报纸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机器人写作、机器人聊天、智能匹配、个性化推荐、智能视频剪辑等智能技术将会广泛应用。机器人具有超强的数据采集、分析、归档、呈现和快速成稿的能力。我国多家报社已经“雇用”了机器人记者来写稿或聊天,广州日报的“阿同”、浙江24小时的“小冰”、南方都市报的“小南”、封面新闻的“小封”等机器人写作体现出对于标准化结构化内容的处理具有优势,聊天机器人对于具象和数据语言比较敏感、快速反应具有优势。但是据笔者尝试与浙江24小时“小冰”的聊天过程来看,机器人在新闻价值取向、情感表达、语言释义、智能推荐和精准匹配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内容原创与聚合兼容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聚合新闻平台通过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打造了个性化推荐的新闻聚合平台,成功地收获巨量用户,为未来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演进的思路和方向。但是,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生产存在“信息茧房”、过度迎合用户的媚俗化和信息的同质化等问题。因此,报纸专业化的独家内容尤为珍贵,在海量信息中报纸有深度、有思想、有情怀的原创内容将成为稀缺资源。建构智能技术与原创内容耦合的智能内容生产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浙江24小时、并读、封面新闻等报纸融媒体在原创新闻与聚合新闻的融合尝试成效显著。

5.创建“个体激活”和“充分发展”的动能机制

报业发展的关键是拥有足够的人才。一是能招揽人才;二是能孵化人才;三是能留住人才。新媒体时代激活个体能量和活力,让个体有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才能留住人才。传统媒体长期以来的体制机制不活,加之报业断崖式下滑导致不少报业人才流失,同时原有的薪酬制度、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难以吸引先进的技术人才。报业一线骨干流失已成常态,“骨灰级”老离场也渐成趋势。2016年以来原东方早报社长、澎湃新闻CEO邱兵、长江日报集团副总编辑范洪涛、新京报社长戴自更、总编辑王跃春等报业领袖相继宣布离职,投身新媒体或者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大规模离职以致市场上还出现了“百老汇”“南极圈”这样的离职媒体人社群。如何创新用人制度、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报业“浴火重生”的十分重要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决策。报纸在动能机制上亟须将党的事业和个人发展相结合,将社会责任、专业理想与现实回报和生活状态相结合,通过组织再造和项目制度实现薪酬待遇的市场化、互联网化,在借鉴现代企业和新媒体的相关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个体激活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些主流报纸探索出可资借鉴的经验。《人民日报》的新媒体公司实行市场化运营,有实力和机制保障挖到世界上最顶级的新媒体技术人员。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成都商报》等创建项目负责制,通过项目孵化人才、培养人才、“绑住”人才,颇具示范效应。《北京青年报》实行具有驱动力的激励机制和灵活的财务制度,最大程度上挖掘人员的发展潜力。该报设有微博千万阅读奖、粉丝奖、弹窗奖、总编新闻奖等新媒体收益分配的措施进行奖励,且奖励能够及时到账,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三)结构之变:“一城一报”(二报)VS“三足”重构

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城一报”的现象在中国业已出现,主要从直辖市开始推进。这里的“一城一报”主要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目前上海、重庆等地都提出了“一城一报”的新理念。上海报业经过《文汇报》和《新民晚报》的整合,2013年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再次整合成为上海报业集团。集团通过资源整合将《新闻晚报》《东方早报》等强势都市报停刊,除了几家党报之外,都市报市场《新闻晨报》一家独大。2017年重庆日报集团提出将《重庆晚报》《重庆晨报》和《重庆商报》三家报纸合并,甚至考虑都转移至上游新闻(移动端)。北京进入后都市报时代(原来是“七雄争霸”的同质化竞争),《京华时报》从停办纸版到全面停刊,目前除《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的融合转型成效比较突出,其他报纸比较艰难地行走在适应移动智能时代的路上。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一城一报”或两报是解决产品过剩和优胜劣汰的问题,是未来报业发展的趋势。但是从体制的角度而言,“一城一报”还有诸多目前难以逾越的制度和利益壁垒,因为我国除直辖市之外的省级城市的报纸分属于省委和市委等不同的利益主体,难以通过行政和市场的方式进行整合。省级党报集团与省会城市的党报集团通过合并外部报刊或者整合内部报刊,形成“一城二报”的格局正在多个城市凸显。

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三足鼎立的态势正在发生改变。党报承担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任,受到国家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获得大量的行政性惠利,发行、广告、活动等具有政策性保障。在整体报业不景气的语境下,不少党报的广告、发行和其他经营性活动收入却在增加,新进人员具有事业编制,甚至在一线城市还可以解决户口,因此,拥有充足的实力、财力和发展力进行媒体融合转型。都市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其人本精神、专业追求和公共价值获得城市市民的认可,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大多成为党报集团的收入支柱。但是都市报的市场化也决定了其深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潜在竞争者和替代者不断涌现,受众不断离散,广告持续下滑,大多都市报转型缓慢,抗风险能力差,目前举步维艰,影响力减弱,近年来休刊、停刊的多是都市报。近8年停刊休刊的40家颇具影响的报纸中就有19家都市报,其中不乏《京华时报》《东方早报》《今日早报》《生活新报》《新闻晚报》《长株潭报》等一度“风光无限”的报纸。专业报属于行业主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获得政策性支持和红利,受市场影响较小,同时行业报广告体量本身小,因此颓势并不明显。党报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整体的都市报将日益衰落,一些融合转型成功的都市报将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整体的专业报不会大起大落,但是也面临融合转型的急迫要求。

(四)模式重建:多价值并重的融合发展模式

报纸的二商业模式失灵,广告的急剧下滑,重发展模式成为报纸未来急需解决的难题。商业模式是通过企业内外各种要素并形成高效运作系统和核心竞争力的动能机制,并通过满足和创造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和赢利目标的整体运营体系,关键是核心竞争力,归宿是盈利能力。但是报纸兼具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功能决定未来报纸只有在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娱乐价值和商业价值等方面深入融合方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彰显政治价值获得政策性红利

政治价值是报业的重要生命线,是中国报业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媒体是独特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主体‘三位一体’,这种基因决定了只讲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在中国行不通,而只有涵盖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综合的‘价值模式’才更值得行业去思考、去探索。”报纸通过承担主流价值观和主要意识形态传播的任务获得政府扶持和政治资源,比较突出的是获得行政性收入,该收入已成为我国报纸独特的收入来源。如何从政府那里得到政策和资金需要考量一家报纸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报纸在继续获得政府在广告、发行、税收、行政拨款等优惠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媒体融合、文创项目、稀缺资源等多方面获得政策或资金支持,在资本市场获得政府扶持。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党报的资金扶持力度,比如广东省委省政府从2013年起,每年拿出1.5亿,给南方日报社7000万、羊城晚报社5000万。不少地方政府还给予报社土地、景区、会展中心等稀缺资源,减免转企改制的传媒企业的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报纸要解决技术融合和平台重构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因此有实力的党报集团可以促进当地政府创建基金,促进资产资本化。广东省成立了两只百亿基金重点扶持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发展。报业集团还可以通过为政府服务获得资金支持,成为当地政府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智库和平台,为政府提供舆论监测、分析报告和公共关系管理服务,或者为政府各部门规划、经营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未来报纸与政府联袂打造智慧城市和智能治理格局将为报业集团创造历史性机遇。

2.彰显社会价值,成为资源整合商

报纸的专业度、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得到受众和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使其成为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竞相合作的对象,成为资源整合平台并建构多条收入链。一是获得资本性收入。报纸通过牌照和品牌价值入股,与互联网企业或业外资本合作开发项目包括创办新媒体项目,获得资本性收入。比如《成都商报》创办的新媒体项目四川名医、成都儿童团、谈资等垂直APP都获得社会资金支持。重庆日报集团引进文投集团6000万投资,支持《重庆晨报》“上游新闻”客户端发展,减少了成本压力。二是资源互换与共享,报业与社会组织和企业进行内容、行业、品牌、用户、人才等资源进行互换,实现共赢。三是通过策划活动盈利。报业具有很强的策划与营销功能,对汽车、房产、旅游、会展、团购等活动策划,不仅能为受众提供增值服务,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还能获得丰厚的经营性收入。

3.彰显文化价值,成为内容提供商

报纸内容付费呈现出三个重要特点。第一,内容变现。腾讯、今日头条、美拍、一条等网络新媒体加大了内容创作的投入。但是传统媒体的PGC内容更为优质与专业,将成为网络时代的稀缺内容资源,成为网络媒体和特殊受众愿意付费购买的内容。未来报纸的内容将会出现分化,报纸日益成为精英人士的读物,为特殊人群量身定做的信息产品以及为其他互联网媒体提供内容产品的传播平台。报纸内容变现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付费阅读和成为内容提供商。《纽约时报》的“付费墙”模式在中国的媒体融合中也产生了“蝴蝶效应”。《人民日报》《温州日报》《潇湘晨报》《南方都市报》等都是付费阅读的探索者。《新京报》的数字版订阅超过10万订户,财新传媒集团2017年开始实现全额数字付费。但是全额付费阅读的成果尚不多见,部分数字付费、分类计量和时间计量等付费阅读模式,财经、行业资讯等垂直内容以及深度报道、调查性新闻等报道方式在未来报纸的付费阅读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增量空间。在网络时代成为内容提供商也是报纸重构商业模式的重要战略之一。这就需要报纸具有强大的内容原创力和专业制作力。《新京报》从2016年开始向“创建中国最好的原创内容平台”转型,每天生产330条原创内容,通过版权合作实现内容分发。《成都商报》的红星新闻、上海报业集团的澎湃新闻、《华西都市报》的封面新闻等生产的优质内容成为腾讯、新浪、搜狐、网易、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爱奇艺等新闻聚合平台以及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青睐的PGC内容,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

第二,知识变现。知识付费在近两年开始凸显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从2016年以来,知乎、喜马拉雅、分答、小密圈、得到等在付费阅读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让传统媒体人也对新闻付费有了想法。报纸全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长期积累的忠诚用户为其打造知识付费平台提供了多方面基础设施和发展优势。知识生产与传播是朝阳产业和阳光产业,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容易获得政策支持和资本青睐,为未来报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战略想象空间。

第三,版权保护。国家出台多项规制保护知识产权,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作者也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机器算法通过抓取其他媒体的数据和信息导致知识侵权,这给机器算法带来困境,保护版权势在必行。版权保卫战推动内容成为稀缺资源,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内容变现的机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在内的数十家主流媒体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联盟。《新京报》近年来的内容版权保护,搜狐、腾讯、新浪、《南方日报》等起诉今日头条等行动预示着报纸的内容价值“还有春天”。

4.彰显市场价值成为资本运营商

报业的市场价值和商业属性得到政策的支持和资本市场的认可。报纸通过上市或者成立基金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完善产业链和从“投资”到“投入”的运营升级。自1999年《成都商报》借壳上市至今,我国有《人民日报》《华商报》、上海报业集团、《浙江日报》《广州日报》等20家依托主流报纸成立的上市公司。报业组织利用资本市场布局全媒体产业链,进军其他产业,进行跨界融合,打造新的商业模式。浙报集团创新“新闻+服务”商业模式,打造投融资平台,利用资本运营、跨媒体、跨行业延长产业链,在为受众、用户和客户创造更多实际价值的基础上,增强了造血功能和盈利能力,实现利润的增长。华媒控股上市公司助力杭报集团重塑商业模式和盈利结构,杭报集团与华媒控股共同打造融媒体云智造集群,将建成集媒介的设计制作中心、印刷、文创孵化平台为一体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改变了单一的盈利模式。上海报业与禾辰坤共同打造八二五基金,资金直接或通过基金间接进入项目公司,为上海报业建构新型主流媒体立下汗马功劳,它还是界面、唔哩等项目的直接投资者。未来报纸通过直接上市、借壳上市、新三板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或者创建基金进行项目投资,重构报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将成为报业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

5.彰显服务价值,打造“服务+电商”

报纸除了提供新闻内容之外还具有提供行业指导和生活服务等功能。国内不少报纸建设的网媒矩阵协助政府打造智慧城市,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大数据服务、水电气缴费、交通罚款等便捷服务体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未来报纸在金融服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搜索、游戏、旅游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服务+电商”的经营模式从线上咨询、展示、购买和线下配送,形成完善的商业生态,从而完善报纸的产业价值链,形成多点共赢的商业模式。

未来媒体和报业的发展路向是以移动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主流媒体的建构为目标,以顶层设计、功能重构、机制再造、结构调整和模式重建为重点,建构事业和产业的有效协同机制,形成跨媒介、跨地域、跨行业的大转向、大整合、大融合的战略格局,最终进化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媒体生命形态和产业生态。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如有漏登相关信息或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网友评论
 
 
南京中纸网资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0 苏ICP备10216876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20501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716号
视频号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