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纸业聚焦纸业聚焦正文

云南曼召手工造纸 传统手工造纸业的活化石

发布日期:2018-09-25

勐海曼召 手工造纸的活化石

造纸,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在西双版纳,民间傣族手工造纸还延续着东汉时期蔡伦所发明的完整工序,堪称中国古代造纸的活化石!

傣族悠久的历史,衍生了许多古老的文明,而手工造纸,可谓傣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勐海县勐混镇曼召村的“傣族构皮手工造纸技艺”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傣族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即贝叶,傣语称为“非兰”,是用棕榈科植物贝多罗树的叶片加工而成;另一种纸张则是用构树皮作原料加工而成的,即傣族传统手工造纸“嘎拉沙”,后者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为原始的造纸术之一,东汉时期蔡伦造纸术与傣族手工造纸方法十分相似。

据史料记载,这项工艺是在中国传统造纸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西双版纳最初制造构皮纸的目的是用于佛寺里抄写经文,土司颁布告示、公文、任职文书;民间祭祀时扎牛、扎马、扎孝亭、扎俑人,民间制作孔明灯、剪纸、刺绣、裱龙凤、绣蝴蝶、裱大象、裱马鹿。伴随着现代文明进步的进程,这项独特的傣家传统工艺被人们渗入艺术审美素,绘入无与伦比的傣文化特质,如今的用途多为茶叶包装、书写、绘画、雕刻、制作灯笼、油纸伞、相框和像册。

传统手工造纸是曼召村自古传承下来的民间工艺,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手工造纸技艺,不仅让这项传统的民间工艺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也让自己走上了致富路。他们生产的“构皮纸”纸质薄而柔软、韧性好,成为当地傣族群众制作“孔明灯”、包裹普洱茶等的上佳纸张。

构皮手工造纸技艺,因取材构树而得名,有几百年历史,构树,傣语称“埋沙”,又称楮树、榖树,属桑科植物,在中国南方均有分布,为高大乔木,表皮滑嫩,树皮纤维韧而细长,适合用于造纸。构树全身都是宝,叶子是尚好的喂猪饲料;构树皮去掉绿色皮层后用作造纸;剥皮后的技杆可作木材或燃料;汁可治疮癣;果实和根可入药,有补肾利尿,强筋骨的功能,其药效为清热凉血及通络经脉。

古老的造纸工艺在家庭作坊中生产,经五步流程、十一道工序制成。五步流程即:“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晒纸”。十一道工序即: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砑光,揭纸。

傣族手工纸的特点:

一、柔韧性极好,抗拉力比普通的棉纸更强;

二、 有木香味,这种香味不会流失,长久保留;

三、有良好的透气性,用嘴吹纸,可以感觉到能把气吹出去;

四、 保留时间很长,缅寺里书写的经文,使用这种纸张,已经保留了几百年,现在还能使用。

傣族手工纸的用途:

手工制作的“构皮纸”因具有透气、耐磨、耐用、质白、书写流畅、不易破损等特点仍在使用且供不应求,是当地少数民族抄写经书,以及书写作画、包裹普洱茶,制作孔明灯等的上佳纸张。

一个阳光灿烂日子,我有幸在曼召村见到了这种技艺。据悉,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召村民小组的群众正是西双版纳用这种技艺,造着这种纸,过着这种生活的人群。

走进波约家院子里,一眼就看见波约坐在一个小的圆的藤篾矮凳上,双手各握一个木锤,在一块厚约20厘米、直径约60厘米的圆木砧板上不停捶打着类似灰色抹布的东西,发出“嘣嘣嘣”的响声。院子的另一角,阳光下,他的妻子戴着草帽,坐在一个水泥砌的矮池前,卷着双袖在池里反复搅动着白色、丝绒状的东西。50平方米见方的院子里铺着水泥地板,一排排宽约50厘米、长约1米的木框正晒在地板上,仔细看才发现在木框的一面钉着一层纱布或者胶纱,纱上覆盖着一层白色、末状的物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白花花的。

放下双锤,波约喘了口粗气,把造纸的工艺流程简单地告诉了我。

这种纸在傣语里称为“嘎拉纱”,原料是一种傣语里叫做“郭纱”的树的树皮,“嘎拉纱”意为“用郭纱树皮造的纸”。具体做法是把剥下的树皮刮去绿色的表皮层,只留下白色的纤维韧皮,将其晒干后留置待用。做的时候先将这些晒干的树皮在水里浸泡一个晚上,次日将其捞起放在一口大铁锅里煮,一口锅一般煮10公斤,煮的时候要掺入筛出来的细细的火灰,这样能更快地煮烂树皮。煮上3至4个小时之后,把它拿到水里反复冲洗,把火灰及其一些杂质冲洗干净,接着拿到砧板上使劲捶打,把呈湿布状态的树皮捶打成丝绒状,越细越好。捶打完工后,把呈丝绒状的树皮倒进水里搅拌,同时捞去可能存在的杂质。这时候,这些树皮就成了树皮浆了,再把它们倒在有网纱的木框中,在水中摆弄、抖动,待它们均匀后就将木框从水中端正抬起,滤净水后,树皮浆就吸附在网纱上。把木框摆在烈日下晒,晒干之后,树皮浆也就成了树皮纸,把它从木框里揭下来。一张完好的“嘎拉纱”也就诞生了。

波约介绍说,做这种纸其实很累人的,首先在把煮好的树皮拿去冲洗的时候是必须认真仔细的,杂质掺杂得越多,纸的质量就越糟糕,晒出来的纸不呈白色而呈棕黄色,更次的就是灰色的。其次如果捶打得不透,不能形成好的树皮浆,不但浪费材料,纸质也不好。他还不时站起来,用铝制的水壶盖在快晒干的纸上沿水平方向来回刮动,他说这样就能使晒出来的纸表面光滑,不起毛,不起皱。

说到市场,波约说他并不担心他的纸卖不出去,他最担心的是原材料。这种“郭纱”有限,一棵树砍了之后,它的芽再长成可以做原料时要等到2年之后,他也想过进行培植,但令他不解的就是这植物培植不了,他说当地一些科技部门试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所以材料就必须去购买,拉祜族、哈尼族等一些居住于山上的少数民族会砍了属于他们自己地里的“郭纱”到山下集市上卖,晒干的“郭纱”树皮卖到2至3一公斤,主要看树皮的老与嫩和晒干的程度。也有人家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到处去购买。完了还要再买1角一斤的细火灰。现在全村180户人家就有100余户人家在造纸,造出来的纸张根据大小与厚度可以从3角一张卖到1一张不等。如果阳光和材料得到保证,他一天可以做出120张“嘎拉纱”,一张纸卖3角5分,他一天的毛收入有42。他告诉我,近两年来,“嘎拉纱”除了仍然用来制作孔明灯、油纸伞,寺庙里书写经文、制作佛事活动用品、做引线之外,最大的销路是销往茶厂。茶厂用“嘎拉纱”来包装茶叶,不仅美观,古色古香,还有其它纸张无法媲美的柔韧性与透气性。我州茶叶的热销直接带动了“嘎拉纱”的热销。

波约在曼召村的造纸量并不是最多的,100余户造纸的人家中,有老人闲下来边做边度时光的,有一家人专门从事制作的。而岩温罕则是除了制作还兼着统一收购村寨里的纸张、统一销售的代理工作。在他家,农闲的时候他要请20个小工来帮他造纸。经过到泰国参观学习后,他的制作工艺比别人有了进步,他把树皮浆一次就全部倒在一个大池子里,搅拌均匀后,用订着网纱的木框端平一盛就抬出来就可以了,然后在浸在水里用手扒匀、抖平之后再端出来晒。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制作的时间,降低了劳动成本。

有了岩温罕的代理,曼召村造纸的村民们不用担心销路,能够安心做好自己家的活计,认真制作好自己的“嘎拉纱”。“嘎拉纱”热销的两年来,岩温罕告诉我,每年由他卖出去的有50万张大小不等的纸张。也有村民对这数字持否定态度,说远远不止这些。

我无意去深究这数字的真实性,那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到这种造纸技艺在继续传承与发扬广大。祝愿他们这种写在纸上的生活越写越精彩。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如有漏登相关信息或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网友评论
 
 
南京中纸网资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0 苏ICP备10216876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20501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716号
视频号
抖音